本報記者 姚學文
  通訊員 李苗 劉啟定
  7月7日中餐時分,湖南農業大學,校護衛隊隊長岳志強家裡。一位年過80歲的娭毑,穿戴整齊,臉色紅潤,正在和岳志強夫婦吃飯。
  今年,是這位娭毑在岳志強家居住的第7個年頭。不瞭解內情的人,還以為娭毑是岳志強的媽媽或者岳母。其實,娭毑跟岳志強夫婦一點血緣關係也沒有。她叫黃枚英,是學校一位喪偶的歸國華僑。
   老伴去世承受巨大打擊
  《沒有共產黨,就沒有新中國》、《共產黨好》、《東方紅》,是黃枚英最喜歡唱的3首歌。
  黃枚英1933年出生於印尼,是一位華裔。1954年,時年21歲的她,毅然回到中國念大學。大學畢業後,她被分配到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工作。後來,她成了一位有名的醫生,與同是歸國華僑、致公黨黨員的湖南農業大學教授馮德南結了婚。
  湖南農大統戰部部長陶棟材回憶,他以前經常看到馮德南、黃枚英手牽手走在校園裡,很是親密。“那時,他們都是60多歲的人了。”陶棟材說:“他們沒生小孩,但一點都沒有影響夫妻的感情。”
  2000年,馮德南突發急病去世了。學校和醫院擔心她承受不了這一巨大的打擊,做出過激行為,給她做了幾天工作,不想讓她見丈夫最後一面,但沒用。當丈夫的遺體從殯儀館的冷藏櫃里推出來的瞬間,她突然失去了理智,一個箭步衝上前去,就給丈夫做人工呼吸。此情此景,在場的人無不動容。好幾個人去拉她,都拉不動,僵持了10多分鐘。最後,醫院被迫採取強制措施,給她註射了鎮靜劑。
  “學校統戰部就是您的家”
  就湖南農大而言,丈夫去世後的黃枚英,只是一名喪偶的歸國華僑教授的眷屬。可她作為一名喪偶的家眷,學校不但沒少管,而且想得很周到,管得很細緻。
  因為是歸國華僑,學校統戰部的同志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黃枚英的責任。剛剛失去丈夫、一個人生活的黃枚英很痛苦。學校統戰部出面,從學校職工和子弟中動員了3位女同志,去輪流陪夜。其中一位是時任統戰部副部長的王和中,另兩位都是黃枚英接生的農大子弟。
  給黃枚英陪夜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因為對丈夫感情深,黃枚英不僅不願意拆掉設在客廳的靈堂,還把丈夫的帽子、衣服、褲子一套,按照丈夫生前穿戴的樣子,擺在床的一邊,她自己睡另一邊。3個女同志剋服困難,一陪就是3個多月。
  在長沙,黃枚英沒有親人,沒地方可去,她就經常來統戰部。黃枚英來了,部里的同志只要有空,都會陪著她聊天。有什麼困難和心裡話,她都會跟統戰部的同志說。慢慢地,大家越來越親。後來,部里還把民主黨派辦公室的鑰匙給了她。“學校統戰部就是您的家。”統戰部的同志對她說。
  很多人把她當媽媽看待
  “黃娭毑,您認得我嗎?”“不認得。”
  “黃娭毑,那您認得她嗎?”“認得。她是統戰部的小龐。”
  80多歲的黃枚英,現在神智有些不清,很多人、很多事不記得了,只記得學校統戰部的幾位同志。
  “統戰部的同志對我很好,他們就是我的親人”、“我有很多子女,很幸福。”前幾年,黃枚英神智比較清醒的時候,常常這麼說。
  在湖南農大,很多人把她當媽媽看待。2007年以前,黃枚英不願意用拐杖,覺得難看。走路不穩時,她就用傘當拐杖。因為傘不受力,她摔了幾次跤,有一次還摔得很重。每次摔跤後,她不願意讓其他人扶,非統戰部的同志不可。時任統戰部部長的劉德中覺得這樣下去不行,動員她用拐杖。統戰部龐維真按照黃枚英的身高,給她買了一根拐杖,劉德中又在拐杖底部套上了橡皮套。用上了“量身定做”的拐杖,黃枚英開心地笑了。劉德中還給她準備了幾根拐杖,隨時可以更換。
  黃枚英很節儉,一雙涼鞋從夏天穿到冬天。王和中幫她買來了既保暖、又防雨的棉鞋。每年季節變換,王和中都會幫她增添一些衣物。
  有一次,王和中看到黃枚英頭上有了虱子。原來,黃枚英很少洗頭。王和中趕忙拉著她去洗。連續洗了好幾次後,黃枚英頭上的虱子才慢慢消失。王和中不敢大意,每周都要給她洗一到兩次頭,一直堅持到2012年退休。
  黃枚英不會做飯,經常吃“百家飯”。經統戰部牽線,從2008年起,岳志強夫婦擔負起了照顧黃娭毑的責任。年復一年,給予黃枚英親情與幸福。  (原標題:“我有很多子女,很幸福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p45lptb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